【解放日报】“出新药”比“出论文”更值

  本报讯(首席记者 徐瑞哲)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传出信息:2015年,全所共有5个排在国家新药分类最前列的1.1类化学药获得临床批件,数量与恒瑞制药企业并列化学药物领域全国第一,成为年度化药类最具原始创新能力的药物研发机构。药物所改革后,“出新药”比“出论文”更值,获得临床批件的团队可奖励一个正高级、两个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名额。

  2015年,作为“三权”改革试点的全国首批20家中央事业单位之一,上海药物所试点实施“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实质性筹建中科院药物创新研究院。副所长叶阳说,过去,无论内部还是外部评价,都以“出论文”为导向,对“出新药”却是不利的。于是,药物所打破以发表SCI 论文为唯一标准的传统评价机制,建立起以市场和需求为牵引的分类评价体系。围绕“出新药”核心目标,将临床批件、新药证书与岗位聘用挂钩,不仅获得临床批件的团队可获高级职称评审名额的奖励,获得新药证书更可奖励两个正高级、4个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名额。

  “药物所的基础研究,不纯粹是好奇心驱动,科研人员也可以自由探索,但需要围绕研发好药的总目标。”副所长李佳透露,所内改变了“自由探索”的分散模式,集中新药研发优势资源向“出新药”倾斜。目前已按照每年5000万元体量,连续5年推进新药研发的自主部署项目,采用“以疾病为中心、以领域首席科学家领衔、多学科协同”的大团队合作模式。同时,他们打破课题组长“只进不出”惯例,通过定期考核建立课题组长退出机制,并以优厚待遇面向全球公开选拔人才,去年共有7名可胜任课题组长的科学家加盟到岗。

  结果表明,研发指针的这种变化是值得的。据统计,全年全所遴选自主部署项目51项,形成“发现一批、开发一批、储备一批、转化一批”的新药研发良性态势。

  下转◆6版(上接第1版)以抗老年痴呆新药971、抗肿瘤新药AL3810为代表的10个在研新药,处于临床研究阶段进展顺利。已成功转让的新药研发成果则有15项,平均每个月对外转化了不止一个新药,合同总额超过8亿元,达到前5年成果转化的总额。

  事实上,在新药为箭头的导向下,论文非但没少而且质量也高。自2009年以来,上海药物所的SCI论文数量和他人引用数量就持续名列我国药学领域前茅。“G蛋白偶联受体(GPCR)”的药物靶点研究,入选中科院“十二五”重大科技成果及标志性进展。这两年,所内科研人员在《自然》《科学》 等国际权威刊物发表论文8篇,数量跻身这一领域的国际前三。当然,“所有的 《自然》《科学》 文章都能为后续出新药提供支撑。”

  此外,根据新药研发周期长、风险大的特点,药物所探索成果转化收益“终身制”和“继承制”:一旦先期成果最终实现转化,相关科研人员即便已退休甚至过世,其本人或家属仍能享受相应收益回报。叶阳说,通过“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然有我”的正向激励,让科研人员安心研发,尽力避免因过多考虑进退得失而草率转化等急功近利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