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陈凯先:努力实现中国药物研究从仿制到创新的跨越

  中新网上海6月16日电 题:“谦谦君子”陈凯先:努力实现中国药物研究从仿制到创新的跨越

  作者韦柳

  “上海要加强‘创新’的自信,更要有敢为人先的精神,要用体制机制上的创新才能推动科研创新。”嗓音低调沉稳的陈凯先院士在说出这些话时,语气却非常坚定。

  初见陈凯先是在2015上海科技节“走红毯”仪式上,腼腆的老先生“很拘谨”地走完红毯。彼时的简短交谈便让人对他的印象留下了“谦和”二字。

  与人面对面说话时,陈凯先常常身体微微前倾,专注倾听对方讲话,被学生和同事们尊称为“谦谦君子”。

  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陈凯先,如今已近古稀之年,却仍在担负着上海市科协主席、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学位委员会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等工作。

  药物创新体系建设是中国药物研究走向自主创新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创新药物研究的能力和水平。在担任上海药物所所长期间,陈凯先提出要建设出一支高水平的创新药物研究国家队,在全国率先规划和实施药物创新体系建设,推动中国药物研究跨出了从仿制为主到创新为主的重要一步。

  1996年,他主动与科技部基础司联系,申报了国家基础研究“攀登计划”项目——“创新药物研究的现代理论及方法”,该项目获批后成为中国创新药物研究领域第一个国家层面的基础研究项目。之后,由他牵头的两个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项目《重大疾病创新药物先导结构的发现和优化》与《基于基因功能的创新药物研究》先后成功实施,有力地促进了中国新药研究领域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推动中国药物创新研究快速走向国际科技前沿。

  在创新药物研究中,新药筛选历来是突出的薄弱环节之一。面对这一难题,陈凯先组织上海药物所科研力量,率先申报建立“国家新药筛选中心”,经过10余年的发展,该中心如今已成为中国和亚洲最先进的新药筛选中心。

  在上海大力推进科创中心建设的今天,陈凯先同样也在为科技创新积极建言献策。

  “新药研究的突出特点是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一个新药从开始研发到批准上市,即使没有大的波折,也至少需要经历10-12年的时间,其中等候国家审批(包括临床Ⅰ、Ⅱ、Ⅲ期试验批文和新药证书)的时间加起来就大约要占4-5年”。对于自己专注的领域,陈凯先多次公开呼吁“要尽快改革”。

  现行的新药审评办法时间长、有些做法不尽科学合理,不利于鼓励突破性创新,不利于国际竞争、“弯道超车”后来居上。有的企业家对他深有感触地说:“有些新药研究项目在开始时我们并不落后,甚至有的项目我们还走在国际前面,但是由于审评缓慢,拖在了后面,失去了先机,‘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令人扼腕。”

  今年5月底,上海市官方正式通过了《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在这份被坊间称为“上海科创22条”的《意见》中,改革举措最为突出的一条便是加大涉及投资、创新创业、生产经营、高技术服务等领域的行政审批清理力度。《意见》中写道:“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一律依法向社会公开,公开目录清单,目录之外不得实施行政审批。”

  对此,陈凯先非常希望促进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改革能够尽快启动落实。他多次建议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在国家管理部门的授权和领导下,在张江自贸区建立新药审评分中心,突破目前中国药品注册审批的制度瓶颈,先行先试,探索新药审评方法和机制的改革之路,做到“鼓励创新,引领发展,积累经验,活而不乱”。

  如今,一场新的科技创新浪潮正在上海逐步酝酿形成。在期盼改革和创新快速发展的同时,陈凯先仍保持着冷静的态度:“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要树立长期不懈努力的观点,不能急功近利;要努力构建有利创新的生态环境,鼓励原创精神,不能满足于追踪热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