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耐药,如何补救

  上海药物所《家庭用药》2011年4月号

  谢青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科主任、教授 吴海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科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抗菌药的品种越来越多,抗菌药应用越来越广泛,它给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但是目前在临床上不合理应用现象也普遍存在,导致细菌耐药性不断的增加,不仅达不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也造成医学资源的浪费,更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用抗菌药无效,就是耐药吗?

  临床上运用抗菌药后治疗效果不佳,并不一定完全是由细菌耐药引起的,了解这点很重要。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 抗菌药本身有效,但是其疗效需要一定的时间;

  2.由于患者的症状是由很多因素引起的,抗菌药本身有时虽然已经杀灭了致病细菌,但是症状因其他因素的原因并未完全好转。例如咳嗽,即使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在使用抗菌药杀灭了致病细菌后,通常仍然不能马上停止咳嗽。这是因为长期咳嗽会导致呼吸道上皮细胞损伤、气道反应性增高等,需要一定的修复时间。频繁更换抗菌药,杀死的都是对选用的抗菌药敏感的细菌,不太敏感的全部被保留了下来,更易导致耐药的发生;

  3.患者本身自身免疫力低下,如营养缺乏、患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艾滋病等疾病,此类患者容易感染,并且感染后运用抗菌药通常效果不佳;

  4.真菌感染,尤其是在滥用抗菌药及机体自身免疫力低下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及时行痰液检查,早期发现真菌,早期治疗,加强营养是治疗和预防真菌感染的主要措施。

  5.某些超级细菌感染: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多药肺炎链球菌(MDRSP),这些细菌对绝大多数抗菌药均不敏感,需要使用万古霉素等特殊的抗菌药才能杀灭。

  出现耐药,及时补救

  临床上对于已经出现抗生素耐药的患者,其补救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1.药敏试验 这是最重要的方法,即采集患者感染处的标本进行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选择对于此类细菌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这样可更明确致病菌对哪种药物敏感,从而达到更好的抗菌效果;

  2.联合用药 单一的抗生素不易或难以控制的感染者和混合感染、慢性感染、细菌产生耐药性者,深部感染抗生素难以渗透时,一般采用联合用药,用药时应注意及时、足量、广谱的原则;

  3.选择换用其它抗生素持续治疗

  4.停用所有抗生素 如果上述方法都试过了,但是还是没有效果,可以谨慎考虑停有所有抗生素,临床观察一段时间后,再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根据大量研究,最有效的办法是避免细菌耐药,保持抗菌药物活性,要达到这一目的的最终办法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如果医生在医疗实践中采用少用抗生素和针对性使用抗生素的方法,就可能减少抗生素的滥用和过度使用,从而减少细菌的抗药性。
  (转载请注明:《家庭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