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媒体报道 | 纪念文章 | 图片集 | 药物所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丁光生百岁华诞 > 纪念文章
(侍茹、李晓玉)百岁皓首翁 赤子少年心

  ——纪念敬爱的丁光生教授百年寿辰

  敬爱的丁光生教授100岁了!

  最近三四年,丁教授常住华东医院休养。每次去医院探望丁教授,他总是殷殷切切地询问“张江(上海药物所驻地浦东张江)有什么消息吗”,他时刻惦念着药物所的大事小事,每每让人感动似有热泪在心底洇润,也促使我们每次去医院探望先生,必先做好功课——去药物所的官网浏览信息,默默地记在心里,再在谈笑风生中向先生一一汇报,谁研发的什么新药上市了,哪个新药进入一期临床试验了,谁发了什么论文,谁得了什么什么奖……

  在我们的心中,丁教授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热爱生活,关心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他是一位治学严谨的药理学家,是一位海内外知名的编辑学家。风雨百年,丁教授的内心始终是一位不负韶华的青年和少年!

  治学严谨的药理学家

  19517月,丁光生先生应药物所所长赵承嘏先生邀请,突破艰难险阻回到祖国,创建了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理实验室,从此他“以所为家”度过了70载春秋。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自1932年建所至50年代初,一直开展药物化学的研究工作,然后把样品寄到国外进行药理活性的测试。丁光生老师到任后立即白手起家筹建药理研究室,从实验室到手术台,都是他亲手画设计图;从卡片箱到计时器,他跑遍上海大街小巷一一置办整齐;药理实验离不开动物。他几次设计建造动物房,冬天水泥不干,他手捧火盆促干,夜里就睡在动物房里;为了制作筛选药物的动物模型,他带领动物房的同事半夜里捕捉流浪的猫狗;治疗血吸虫病的特效药酒石酸锑钾有较强的毒副作用,他与谢毓元、梁猷毅等经过反复实验筛选,找到了安全、强效的解药——二巯丁二酸钠。1958年,二巯丁二酸钠在上海中山医院做临床试验时,丁光生第一个以身试药……诸多事迹,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今天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有三个药理研究室,学科齐全,人才荟萃,成果累累,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这一切都有丁先生的心血和努力。

  丁光生教授的系列讲座《如何做科学研究》《如何查阅文献资料》《如何做实验设计》《如何做数据处理》《如何撰写论文》以及《生物统计学》,不光给新入所的研究生讲,还在国内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授课,最终成为我国药理学界的经典讲座,引领许多年轻人走上严谨的科研道路。许多听过丁老师课的人都说,“听丁先生的课除了收获知识,更是一种享受”!

  药物所人人皆知,丁教授是一年365天全年无休。国庆春节假期的保卫处要给各个实验室封门,只有丁光生的实验室、办公室是例外,因为他每天都要来上班。无论出国、出差回来,他总是先回所里自己的办公室。丁教授用英文打字机写作,长期伏案工作,他的衬衣、毛衣、外套的袖管无一例外都磨烂了。

  家人回忆说,我们家人都习惯了爸爸一辈子“以所为家”,而家只是个旅馆用来睡觉、吃饭、稍作休息再回所里工作,他经常晚上10点、11点回家,第二天清晨天还没亮又出门去上班了。“1986年初,我家从永嘉路搬到高安路,搬家的那天清晨爸爸照例去所里上班了,晚上当他回到永嘉路的家已是人去屋空,最后还是小区房屋管理员把他领到了新家。‘丁光生找丁光生家’就成了一段传说”。

  数十年来,青光眼疾病折磨着丁教授,病魔慢慢地劫掠了他的宝贵视力,但是他从没有停止过工作,他的抽屉里有八九副眼镜,看远的看近的,一年一年一度一度地加深,他却用仅有的视力努力延长着自己的职业生命,为科研、为期刊燃尽生命之火。

创办《中国药理学报》,创立“编辑学”

  1980年,丁教授受中国药理学会和上海药物研究所的委托创办了《中国药理学报》,并担任主编。创刊伊始,他就坚持以国际标准办刊,在审稿、修稿和出版各个方面严格把关,每篇论文都要引用数十篇参考文献,每篇引文到作者姓名、题目、刊名、卷号、页码、出版年份等信息,他都亲自到图书馆去核对,确保无误。鉴于当时国内许多学者写英文稿有困难,他首创中英文稿件兼收的办法(中文稿要有详细的英文摘要以及英文图注),殚思竭虑,让《中国药理学报》走向世界,并通过交换、赠送、个人通讯等方式积极向国际学术界推荐,使《中国药理学报》在1985年成为第一本被SCI收录的中国学术期刊。晚年,丁教授因为眼睛不好,不再负责学报的编辑实务,但在他的心里,《中国药理学报》是他的至爱,如同自己的孩子一般,一刻也不曾放下过,只要有朋友、学生来访,他就会向他们约稿。美国加州大学一位华裔学者每年回国都来拜访他,连续三年丁先生都认真地向她约稿,锲而不舍的精神深深打动了这位学者,她给《中国药理学报》投来长篇综述,刊发后得到了较高的引用率。在丁教授的关怀和引领下,《中国药理学报》办得越来越好,2019年的影响因子已达到5.064分。

  编辑是一个古老的行业,但是直到20世纪80年代“编辑学”之有无仍在论争之中。“编辑学”一词在中外词典中也都找不到。1984926日,在一次学术会议上丁教授提出用 “editology” 或“editorology”作为“编辑学”英文名称的建议,大家一致赞同用“editology”。1985年上海市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编辑工作者协会(现上海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和1987年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成立,其英文详名均采用了这一名词。在国际编辑学术交流时,这一英文名词逐渐得到了推广。

  丁教授也不忘为科普刊出谋划策,介绍组稿线索,联系采访专家,还亲自带着记者上门采访百岁院士张香桐(著名神经生理学家)。20113月,东日本大地震,丁教授急忙打电话约见编辑,谈他心里的策划方案“碘盐能抗辐射吗”。

  药理学和编辑学,在一般人的眼里这是两个相去甚远、少有交集的领域,丁光生教授却以他卓越才华和刻苦钻研精神,在这两个领域都做出了令人敬仰的成就:1997年,丁光生教授先后获得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颁发的“金牛奖”和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颁发的最高荣誉“韬奋出版奖”。他把奖金全部捐给了《中国药理学报》。

直面生活 热爱生活

  丁教授生性乐观开朗,生活丰富多彩,富有情趣。他从青年时代开始就热爱摄影,1948年省吃减用购买了一台美国仙乐(Ciroflex)双反照相机,他拿出搞科研的一丝不苟精神来搞摄影,拍摄的每张照片都将光圈、速度、距离等数据一一记录下来。打开他的文件柜,里面整齐地收录了先生几十年来的30多本数万张照片,每一张照片的时间、地点、人物(人名)、活动内容都记录得清清楚楚,一如他做的科研记录,让人叹为观止。上海药物所的不少科研档案,就来自于丁教授拍摄的照片。

  不熟悉丁教授的人,也许永远不会想到,他会用扑克牌变魔术,他会模仿大江南北各地的方言讲笑话讲段子,他记得《中国药理学报》每一位编辑的生日,甚至编辑的爱人、孩子的生日,每当编辑部工作人员过生日,丁教授总是自掏腰包“放焰口”——请编辑部所有人吃饭。大家感动在心,总是戏谑地说“我们都在啃老”。

  丁教授从来都说自己不会唱歌,但是却非常喜欢听歌,轻松愉悦的时候也会轻轻地哼唱:《送别(骊歌)》《渔光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义勇军进行曲》《国际歌》,等等。所庆70周年大会上,丁老师穿着红衣上台高唱一曲《满江红》(岳飞词)“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勉励青年,壮情激烈,令人至今难以忘怀。

  丁教授的朋友很多,上至院士、中外知名学者,下至药物所普通员工和保安,食堂的服务生小妹会主动抽时间来给他读书读报。丁教授的眼睛视力不好,但是大事小事却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天下大事有随身携带的收音机告诉他,身边的小事有各种各样的朋友主动告诉他……

  秦伯益院士在丁先生70寿辰时,曾赠送一幅卷轴,书云:

  丹心报国渡重洋,细雨润物绣华章。

  几案常展经纶书,杖履不涉名利场。

  新药评价自君倡,期刊规范赖翁扬。

  最是难能可贵处,直人快语暖人肠。

  愁云惨淡、畏畏缩缩是活,昂扬快乐、兴致勃勃的也是活。不和生活较劲,用平淡、乐观、豁达的心境来面对现实,面对生活。这就是我们敬爱的丁光生教授的百年写照:治学严谨,豁达大度,意志坚强,热爱生活。

  我们的拙笔无以全景式地展现您的崇高与可敬,雪泥鸿爪记录下我们心中的感动感慨。

  敬爱的丁老师,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愿您永远陪伴我们,风雨同行,喜乐同享!

   丁光生的百年履痕

  19217月,丁光生出生于一个在中国近代科学史和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家庭,其父丁绪贤曾任北京大学化学系主任和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母亲陈淑曾任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数学教员,姨夫竺可桢是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和教育家。1944年,丁光生从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毕业,次年考取该校生化科郑集主任的研究生。1947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教育部公费留美研究生(美国芝加哥大学Billings医院外科临床麻醉学)。1950年获芝加哥大学药理学博士学位,不久又被聘为该校麻醉科博士后研究员。19517月,丁光生由赵承嘏所长引荐到上海药物研究所工作,他白手起家,在药理学研究方面取得累累硕果。

  热爱祖国,是丁老师矢志不渝的情怀。1951年,丁先生突破艰难险阻、冒着生命危险回到祖国,他的行李中最贵重的东西是科研所需要的仪器,当他跨过罗湖口岸踏上祖国的土地,看见第一面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眼泪就突眶而出;留学美国四五年,他最想吃的是家乡的豆浆、油条、咸菜豆瓣酥;“文革”十年,丁教授受到极度不公正的待遇,备受屈辱磨难,但他始终未改科研报国的初心。20世纪80年代,国家改革开放,丁光生老师又一次从零开始,只争朝夕,奋战在科学期刊出版一线,创造了更大的辉煌。  

  丁光生是我国第一代临床麻醉学家,现代药理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是我国药理学研究的杰出领导者和组织者,也是我国卓越的药学教育家,他还是著名的编辑学家。丁光生的科研工作主要分为三方面:心血管药理研究、抗血吸虫病的研究和重金属解毒药的研究。

  20世纪50年代,我国南方诸省血吸虫病害肆虐,在毛泽东主席号召下,新中国的医务工作者和科研人员投入到抗击血吸虫病的工作中。当时世界上只有一种治疗血吸虫病的特效药——酒石酸锑钾,但是酒石酸锑钾毒性很强,很多患者在注射药物的过程中毒发身亡。丁光生与谢毓元、梁猷毅等经过反复实验筛选,找到了安全强效的解药——二巯丁二酸钠,一经推广应用,拯救了许多人的生命,这种解药还被意外地发现是重金属中毒的首选解毒药。该药1977年被载入中国药典,1981年成为第一个被美国仿制的中国人发明的新药,1991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六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

  在心血管药物研究方面,丁光生从高血压研究着手,建立起先进的动物实验模型,用于筛选无数中西药。他在国内率先建立肾性高血压动物模型,为寻找治疗高血压药物提供了一种极有价值的模型。然后,他又开创性提出了应用狗的颈动脉皮桥测量血压的方法,可供长期观察降压药物疗效,在当时被称为一项“创举大工程”。继后又和研究室同仁开展了降压药物的血流动力学研究,运用心导管等方法成功开展了整体动物的血流动力学研究,从理论上阐明了降压药物的作用机制。在不断改进动物实验模型的基础上,他对降压药物的药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后来他又开辟了冠脉循环与动脉粥样硬化的诱因研究。20世纪70年代,他又研究抗心律失常药物,首创新药常咯啉。

  1979年,全国第一届药理学会年会决定创办一份药理学专业刊物——《中国药理学报》,大家推选丁光生担任主编进行筹备。198095日,《中国药理学报》正式创刊。1982年,丁光生又创办了《新药与临床》杂志,同样担任主编。他把严谨的科研精神用来创办科学刊物,创立了科学规范、精炼准确的风格,并最早提出与国际接轨,开创了我国科学期刊出版的新篇章。《中国药理学报》多次被评为国家和中科院期刊一等奖,入选“中国科技百强期刊”。

  丁光生教授

  1929-03-02  丁光生和父亲丁绪贤、母亲陈淑与哥哥丁普生在苏州合影  
  

  

    

  1950-06-16  获美国芝加哥大学药理系博士学位 

  2019-10-01  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沪ICP备 05005386号 | 地址: 上海市浦东张江祖冲之路555号 | 邮编:201203 | 电话: 86-21-5080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