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讣告 |  生平介绍 |  唁电 |  纪念文章 |  影像集 |  主要论文著作 |  主要奖项 |  媒体报道 |  留言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沉痛悼念王逸平研究员 > 纪念文章
丹心一片家国情 新药研发追梦人

                      ——追忆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王逸平

                                               文/中国科学报记者 何静

  他的名字不一定广为人知,但是他领衔研发的创新中药——丹参多酚酸盐粉针剂已经在几千家医院里临床应用,造福了病患1500多万。

  做出“世界各地临床医生首选的新药”是他孜孜以求的梦想。

  身患不治之症的他在新药研发的道路上只争朝夕,在与疾病抗争25年之后,在他心爱的女儿毕业典礼前夕,他倒在了他热爱的科研工作岗位上,时年55岁。

  他是王逸平,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获得者、全国先进工作者、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

  丹心报国,拓荒中药现代化之路

  丹参入药,在中国有着千百年历史,在《本草纲目》、《中医药大辞典》等医药文献中都记载,其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的功效,然而丹参的有效成分到底是什么,一直是个谜,直到有一天,王逸平揭开了谜底。

  1988年8月,硕士毕业的王逸平进入了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参加工作,踌躇满志、勤勉好学的他从助理研究员开始做起,1994年,他成为了当时研究所最年轻的研究组长。就是这个年轻的研究组长,带领团队用13年的艰辛和汗水,揭开了丹参有效成分之谜,为冠心病、心绞痛病患者炼成了“丹参新药”。

  1992年,丹参多酚酸盐项目立项,1994年开始进入药理学研究。

  “一个药把我们两个实验室紧紧地绑在一起,就像父母一起辛勤地培养孩子的成长。”王逸平生前的合作伙伴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宣利江这样描述他俩和丹参新药的紧密联系。

  1994年,还是博士生的宣利江,因博士论文中丹参水溶性成分的活性筛选需要,找到了王逸平。他俩的合作大门就此打开。

  此后,宣利江带领的丹参项目药学组提取到几十个丹参化合物,王逸平带领药理组将这些提取物进行“筛选”。

  在早期的研究中,研究组面临经费短缺、设备陈旧等困难,王逸平带领团队成员,借来仪器利用晚上进行检测,夜以继日,奋战在实验室。期间,团队人员体重都明显减轻了,王逸平亦是如此,他却还笑着说这是“免费减肥”。

  一次,王逸平在实验测试中意外发现,丹参乙酸镁的生物活性特别强。经过进一步研究,他大胆推测“这可能就是丹参中最主要的药用成分。”

  基于这个重要发现,王逸平带领团队进行深入研究,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丹参乙酸镁为质量控制标准,来研制丹参多酚酸盐粉针剂。临床使用证明,丹参多酚酸盐粉针剂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临床疗效显著,高效、安全、质量稳定可控。

  市场验证了王逸平团队辛勤的成果。迄今为止,丹参多酚酸盐粉针剂已在全国5000多家医院临床应用,有1500多万患者受益,累计销售额突破200亿元,被评为最具市场竞争力的医药品种,该研究成果已经成为我国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典范。

  宣利江回忆,“我俩有一种默契,双方都明白想要的是什么”。有一次聊天,谈起每天有将近十万病患在使用他们的药的时候,“难得看到了王逸平露出一丝略带‘得意’的笑容。即使是在我们因为这个药拿到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王逸平本人被评为全国劳模时,我都没有看到他‘这种得意’”。

  以往每周王逸平都会给宣利江办公室打电话,两人谈科研,一谈就是半小时以上。如今,宣利江常常一个人坐在办公室发呆,看着几乎是王逸平专线的办公室电话机,独自泪流。

  “他离开了,我的科研也失去了‘另一半’,心里空落落的。”

  桃李不言,榜样的力量

  身为导师,王逸平用自己方式传道、授业、解惑。

  博士生李惠惠一直记得刚到研究所面试时王老师对她说的话。“你知道吗,农民一年到头辛辛苦苦种田,可能只挣几万元。而所里培养一个研究生,一年投入是十几万,甚至是几十万。所以我们要想想,5年里应该做点什么,才能对得起国家的投入。”

  王逸平特别崇敬所里的前辈丁光生老先生,丁光生是我国第一代临床药理学家。王逸平常常和同学们谈起他和丁光生先生的一个故事。当年,王逸平向丁老负责的期刊投了一篇论文,有一天接到丁老的电话,说要找他谈谈。王逸平兴奋不已,以为论文被接受了,有机会和丁老交流学术问题了。没料,见面后丁老平静地告诉他,论文有地方是错误的,让他回去修改,但丁老先并未指出错误之处。王逸平回去后仔细把论文读了一遍,找出几个不完善的地方,修改后送过去。丁老看了,摇头。于是王逸平又从头到脚阅读论文,修改几处后送过去。丁老依然摇头。就这样来回好多次后,王逸平忽然发现有一处引文的作者名字少了个字母,他补上后送过去。终于,丁老点头了。王逸平告诫自己也教育学生们,这就是“大家的严谨治学态度”。后来,他给学生们修改论文,也常常用这种办法。

  王逸平在学生眼里,是个特别有耐心又好脾气的老师。博士生李娇梦说,虽然王老师对自己要求高、压力大,但是他从来不把压力传递给我们。我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了,不管什么情况,他都会先说一句:“没关系的”,然后帮我们一起想办法。唯一一次生气,是因为工作人员在对实验兔“给药”过程中出现了协调失误,导致一个阶段的研究前功尽弃。那次,平日温文尔雅的王老师,提高了嗓门,对大家说:“要有责任心啊!”

  在生活上,王逸平对学生们也倾注了无微不至的关爱。

  李娇梦说:“王老师很细心,大家的口味,他都记在心里。我是山西人,聚餐时王老师会记得把面食放在我面前。” 李慧慧想起第一次和组里聚餐的情景,桌上有两种口味的煎包,王老师介绍,在上海煎包被叫做“生煎馒头”。“用餐时每人分到一个,他把自己的那个‘生煎馒头’夹到我碗里了。”他笑着告诉我,“两种口味都尝尝”。硕士生刘璎珞来自四川,总吃不惯上海菜,有一天在食堂吃饭遇到王老师,他特地买了一份川菜“蚂蚁上树”,端到她的餐盘里:“看你胃口不好,这是你喜欢吃的川菜,尝尝有没有家乡的味道?”

  实验室的有几个学生生病住院,王逸平默默协调安排给住院学生办理学生住院保险手续、送去慰问金,还不忘叮嘱学生一定要“多休息一段时间”。

  李梦娇感慨,“王老师从来没有对我们在实验室的作息时间提出要求,但他自己每天早到晚归,他就是我们的榜样。”

  王逸平先后培养了30余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在他的指导下,许多学生都获得了很好的科研成绩和荣誉,其中包括中科院院长优秀奖获得者。

  难忘初心,为梦想与病魔抢时间

  一辈子能做成一个新药,对新药研发者而言,是一生的荣耀。王逸平才42岁就做成了丹参新药,让很多人望尘莫及,他也因此收获了老所长陈凯先院士送给他的雅号“王逸老”。

  但王逸平的梦想远不止于此。“药学研究的每一份付出都能为百姓生命健康带来一丝希望。”“如果做了一个新药,临床医生处方时首先考虑到它,那才是真正的成功”王逸平曾对药物所研究员沈建华如是说。

  为了实现“临床医生首选的处方药”的梦想,他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病痛。

  1993年,30岁的王逸平被确诊患有Crohn’s(克罗恩)病,切除了一米多小肠。克罗恩病目前无法治愈,只能靠药物控制。他的体重常年只有百斤左右,而且时常拉肚子、便血。学医出身的王逸平很清楚,罹患克罗恩病意味着从此健康只会恶化。

  为了梦想,他越发努力,他以极其坚强的意志与疾病顽强抗争。

  要跑赢病魔,要和时间赛跑。“再给我十年,我还想再做出两个新药!”

  王逸平的办公室冰箱里常备着急救的注射针剂。“他为了节约时间,总是自己给自己看病,连针也自己打。”他的妻子方洁最后悔的,就是没有坚持阻止他给自己看病。

  在同事们眼中,王逸平是个“拼命三郎”。据沈建华回忆,“他每周末几乎都在办公室加班,对他主持的多个项目进行梳理,笔记本上都会整理一周的结果分析,理出下一周的工作安排 ”。

  博士生阿米娜来自新疆,2018年过年,因为家里太远,她没有回去。大年初二,她到实验室去,意外发现王老师早已在办公室里埋头工作了。

  为了方便工作,王逸平在单位附近买了房子,没时间找装修公司的他,特地委托他的邻居、同事方婷帮他找一个装修公司,他只有一个要求,装修时间要快。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博士生导师岳建民院士是王逸平多年的同事。俩人常常利用食堂吃饭的时间聊天,他俩聊天的主要话题就是科研。岳建民记得不久前王逸平特地告诉他,已经建立了新的模型,邀请他去筛选化合物。让岳建民痛惜的是,他俩还未来得及开始这项工作,王逸平就不辞而别了。

  从30岁到55岁,王逸平一边与疾病进行漫长又艰苦的斗争,一边为新药研发殚精竭虑、艰难探索,成果丰硕。

  除了研制出创新中药丹参多酚酸盐之外,王逸平还主持了抗心律失常一类新药“硫酸舒欣啶”的药理学研究,发现该药对心肌细胞钠、钾和钙通道具有抑制作用,可使药物发挥更安全、高效的抗心律失常作用,获得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等国家的发明专利授权,已完成II期临床试验。82岁的老所长白东鲁无比惋惜,“合作20年了,4月26日就要去北京国家新药评审中心做汇报,可他却走了!” 老所长依稀记得,王逸平生前无意中提到,特别羡慕他80多岁还能从事新药研究工作。

  他先后承担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部“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专项、科技部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中科院重大专项等科研项目的研究任务。领导团队构建了包括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先导化合物筛选、候选新药临床前药效学评价、药物作用机制研究等完整的心血管药物研发平台体系,为全国药物研发企业完成了五十多个新药项目的临床前药效学评价,为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005年由王逸平领衔药理研究的丹参团队荣获“中国科学院先进集体”称号;2007年度研究成果摘得上海市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2011年度又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3年王逸平也因在丹参多酚酸盐项目研究集体中做出的重要贡献被授予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年初王逸平已感觉自己的病情持续加重,激素治疗已经失效,但还不想换用生物制剂,因为那是最后一道屏障。”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党委副书记厉骏感叹,“他是想再多争取一些时间,把在研的几个新药做完,他还有很多想法要去探索。”

  踏踏实实做事,实实在在做人

  在中科院药物所工作的30年,勤勤恳恳的王逸平带先后荣获了“上海市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的工会副主席方婷记得,2015年王老师被推荐为全国先进工作者,按要求每个人写一句人生信条。她找到了王老师,王老师就在纸上写下了“踏踏实实做事,实实在在做人”这句话。方婷坦言,当时就觉得,那就是王老师为人的真实写照。推荐劳模也需要提供照片,方婷记得一个细节,王逸平特地把方婷帮他选的一张单人照换成了他和学生一起走毕业红毯的合影。

  王逸平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他先后担任过党支部书记、党总支书记、所党委委员。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副所长李佳和王逸平都是1996年入党,也曾经一起上过课。他说:“王逸平是研究所担任党支部书记时间最长的科学家,从2003年开始,总共担任了十几年。”“王逸平对自己严格要求,科研工作一丝不苟;待人随和宽容,虽然身体不好,但是很乐观,是大家的‘开心果’,正能量满满。”同事柳红记得,中午在食堂小餐厅聚餐,他常常拿自己的窘事逗大家。“他是个能化腐朽为神奇的人。”李佳感慨道。

  王逸平特别珍视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老一辈科学家“求实、创新、协作、奉献”精神的传承。他曾在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举办的药学前沿精品讲坛做过一个题为“传承与创新”的报告,他认为这种精神是研究所优秀文化发扬光大的基石。

  在科研之路上,王逸平有自己执着而坚定的信仰。他认为“党员最重要的是,要时时刻刻体现出先进性。作为科研人员,就要有为祖国科学发展献身的精神。” “不管怎样,做事要认真、踏实,坚持原则,不能改变。”

  上海药物所所长蒋华良院士告诉记者,他有一种精神特别珍贵,“舍得放弃”。曾经有一个新药他研发十几年了,连专利都申请了,可药效评价不过关。王逸平思考再三决定放弃,也就是他十几年的心血就此白费。为了新药安全,视时间如生命的王逸平宁可“壮士断腕”。他认为,只有严苛,才能换来每一种新药的安全。只有大胆创新、小心求证,才有可能走出中国特色的新药研发之路。

  2006年他荣获“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他慷慨地把奖金10000元全部捐献出来;

  面对各种赞誉,他总是很淡然,他认为“新药研发领域,没有单打独斗的孤胆英雄”。他不计名利得失,真诚无私地与所有合作者一起开展新药研发,许多同事都与他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上海药物所原企业合作与产业化处处长陈黎琳记得,曾在整理科技档案时发现了10多年前王逸平第一署名的论文单印本和实验记录,但他从来没有说起过,更别提获得相关的荣誉了。当陈黎琳找王逸平时了解,他摆摆手:“陈处长,算了,算了!搁下吧!”

  药理二党支部副书记周宇和王逸平同在一个支部,他印象最深的是王逸平经常提及的“3万天”理论,多数人的生命最多只有3万天,其中除了吃饭睡觉,真正能用来工作的有效时间只有1万天。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在周宇看来,王逸平心中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新药研发。他强调党建工作要围绕科研工作展开,他特别关注研究所公用设备的运维情况,这些设备以往都是有人用,没人管的。他牵头组织支部成员发挥党员的先进性、组织协调这些重要的公用科研设备的规范使用和维护。

  在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办公室副主任徐晓萍眼里,王逸平还是个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人。他擅长给快枯萎的绿色植物“打点滴”(手工注射营养液),很多同事养不活的绿植在他手里,生机盎然。他因多喝水容易腹泻,因控制饮水导致肾结石。有一次,外出开会,结石把他疼得横躺在小板凳上冒冷汗,同事们都吓坏了。后来他排出了肾结石,却像小孩一样开心地用小试剂瓶收藏那颗曾让他痛不欲生的“小石头”,并给同事沈建国展示。

  “王老师对女儿特别好”,徐晓萍回忆起王逸平送女儿赶考世界外国语中学的经历。那年,不少考生坐着豪车赶考,名落孙山;而他争气的女儿坐着他的脚踏车赶考,却榜上有名。“讲起女儿时,他的眼睛就发亮,那是一个父亲独有的自豪感”。学生李娇梦也说,“王老师办公室书橱里有一张他抱着女儿的老照片,笑得特别开心。”

  今年5月9日,是女儿大学毕业的日子。王逸平早早订好了去美国参加毕业典礼的机票。妻子希望能陪女儿两周,一家人难得有时间团聚,但是王逸平坚决不肯,因还有很多工作放不下,学生也快毕业答辩了……最后只答应陪女儿一周。然而,女儿万万没想到,全家“春天的约会”还差不到1个月,父亲却狠心“失约”了。

  王逸平的追悼会,有700多人从全国各地赶来。

  在追思王逸平纪念网站的留言版里,一篇篇文章,一段段文字,饱含着大家对他的爱戴和深情。

  “先生英年早逝长留丹药救人间,弟子秉承遗志再寻灵芝慰英魂”。一个学生留言。

  “他自己承受着25年的疾病折磨,却用新药造福了千百万人。在他病弱的身躯下,有着一个坚强和崇高的灵魂!”沈建华留言。

  “他是我们这一代科研人员人生的榜样,他留给我们的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李佳含泪说。

  “我会依从父亲的教诲,宽容待人,与人为善,做事严谨,持之以恒,成为一个善良、正直、有用的人。”女儿又踏上了继续求学的道路,带着王逸平的工作证。

  在夕阳的余辉下,一束束黄菊花,静静地摆放在王逸平办公室门口。

  王逸平没跑赢病魔,但他跑赢了人生。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沪ICP备 05005386号-1 地址: 上海市浦东张江祖冲之路555号 邮编:201203 电话: 86-21-5080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