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讣告 |  生平介绍 |  唁电 |  纪念文章 |  影像集 |  主要论文著作 |  主要奖项 |  媒体报道 |  留言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沉痛悼念王逸平研究员 > 媒体报道
20180704上海科技报(耿挺):与病魔抗争,为新药长跑——追记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王逸平

  本报记者:耿挺

    在与病魔抗争的25年中,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王逸平选择了默默承受身体上的痛苦,却始终没有放慢研发新药的步伐。

  今年4月的一天,疼痛再次袭来。与往常一样,他以为自己在沙发上靠一靠就会好,然而这一次他再也没能醒来。

  这位年仅55岁的科学家,无怨无悔地将生命燃烧在中国新药研发的艰难征程中。他对于科学事业的执着追求、创新为民的家国情怀,将永远镌刻在中国科学家的精神丰碑上。

  病魔难阻探求新药之路

  中药丹参的有效成分研究和药物研制,是王逸平最重要的科研成果之一。1992年,丹参多酚酸盐立项,1994年开展药理学研究。当时刚刚成为上海药物所最年轻课题组长的王逸平,从100多种丹参水溶性组分和化合物中发现了丹参乙酸镁的生物活性特别强。他推测,这可能就是丹参最主要的有效成分。

  在此后的10多年里,王逸平带领团队刻苦钻研,提出了以丹参乙酸镁为质量控制标准来研制丹参多酚酸盐粉针剂的方向。最终的临床使用证明,丹参多酚酸盐粉针剂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临床疗效显著。2005年,丹参多酚酸盐获得新药证书并成功上市。迄今为止,该药已用于全国5000多家医院、受益患者达1500多万人,累计销售额突破200亿元,成为我国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典范。

  “王逸平多次跟大家说起过,作为一个药物研究人员,他期待研制出全世界临床医生首选的新药。这是他的梦想、他的初心。”宣利江是王逸平在丹参研究中的最主要合作者,他动情地回忆说,为了新药梦想,王逸平耐住了长达10多年探索的寂寞,更挡住了其间各种各样的诱惑,“为了得到新药确切的疗效证据,甚至可以以身试药。”

  然而,当时很少有人知道,平时喜欢讲些俏皮话、脸上常常带着笑容、被同事们叫做“开心果”的王逸平,几乎是在开始丹参研究的同时,发现自己患上了不治之症。

  “刚刚生病的时候是1993年。”王逸平的妻子方洁回忆说,一开始是发烧,然后肚子痛,配药在家里打点滴,却没有什么效果。医生吃惊地说,肯定穿孔了,而这种疼痛常人难忍。王逸平不得不接受手术,病理诊断为克罗恩病。

  这种自身免疫疾病反复发作,无法治愈。当病痛来袭时,会产生腹部剧痛、便血,让人无力行动,甚至是昏迷。学医出身的王逸平非常清楚这种疾病只会不断恶化,他选择与病魔赛跑,希望能跑赢时间,加快推进手中正在研究的两个新药。他在办公室准备了药物和止痛针,当克罗恩病发作时,就自己打止痛针缓解症状。

  丹参多酚酸盐新药给王逸平带来了荣誉,但他一直坦然处之。“有一次我告诉他,每天有将近10万病患在使用丹参多酚酸盐,我才难得看到他脸上一丝小得意的笑容。”宣利江说。

  10年再做出两个新药来

  “假如今天是你人生最后一天,你会怎么过?”王逸平的博士研究生李惠惠相信,对于她的老师来说,这个问题没有“假如”。对于王逸平来说,生命的每一秒钟都是珍贵的,都值得用来做新药研发。

  “每天早上七点半,就能在食堂看到他在排队。每天晚上10点半,坐在对面办公室的我们,还没有听到王老师独特的两声锁门声。”李惠惠回忆说,“周末早上,睡完懒觉来到所里,在路过2号楼的楼下时,我们会习惯性地一抬头,同时心里想着:窗户肯定是开着的,而结果也经常总能被我们猜中。”他对研究生的一个嘱咐是,要从事新药研究的人,必须具有再战一回的这种信念。

  选择了新药研究,就是选择了与科学长跑。丹参多酚酸盐研究成功后,王逸平并没有停步。他还有抗心律失常一类新药“硫酸舒欣啶”的药理学研究在同步开展,该药的研发历时 20年。目前,该药物获得多国发明专利授权,已完成Ⅱ期临床试验。他领导团队构建的心血管药物研发平台体系,为全国药物研发企业完成了50多个新药项目的临床前药效学评价,为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上海药物所原所长、上海市科协主席、中科院院士陈凯先清楚地记得,今年3月25日去成都参加一个科研项目验收会,相关负责人就在会上汇报了王逸平负责的项目——“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天然化合物的发现与早期安全性评价”取得的成果和展现出的良好前景,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称赞和高度评价。“我们可以看到,王逸平终年忙碌,是在忙一些什么事情。”他悲伤地说,“一个新药正在诞生的过程中,而它的发明人却已经不在了,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

  其实,王逸平知道自己的病情正在不断恶化。早在2010年6月,他去欧洲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在德国汉堡,病情发作。王逸平连续3天都只能躺在床上,实在忍不住疼,就把自己泡在浴缸里。后来依靠同事的搀扶,他才上了回国的飞机。自那以后,王逸平出去开会都要带着应急的药品。有同事劝告王逸平,休息半天工作半天。他却说:“回到实验室和课题组,开一些与业务有关的会,反而减轻了我的痛苦。”

  随着发病频率越来越高,间隔时间越来越短,有同事劝他使用生物制剂。王逸平不肯,因为一旦生物制剂都无能为力时就再没有别的办法了,他选择加倍量服用激素药物。“现在正是科研的最好时间,我至少还能工作10年,想再做出两个新药。”王逸平对妻子说。

  “逸平,假如有来生,我们还一起做同事,但希望你没有病痛的折磨;假如有来生,我们还一起做新药,让更多的病患解除病痛。”上海药物所所长、中科院院士蒋华良道出了同仁们的心声,“习近平总书记说,做科研就是要做惊天动地的事,做隐姓埋名人。我想,治病救人就是惊天动地的大事。”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沪ICP备 05005386号-1 地址: 上海市浦东张江祖冲之路555号 邮编:201203 电话: 86-21-5080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