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真抱素,自强不息的开拓者--药物所创始人赵承嘏的故事

廖丽萍        DDDC党支部     2019年11月29日
  承嘏讲坛,承嘏厅,是我来中科院上海药物所之前就已经知晓的词了,说是词是因为我不知道这些名字所代表人物的故事,仅仅觉得是一种纪念的方式罢了,就像祖冲之路是为了纪念祖冲之,华佗路是纪念华佗。
  说比较了解赵承嘏老先生的话,就要从参加党员主题教育基地活动中说起了,作为党员志愿者要全面的了解我们药物所,从药物所发展的历史到药物所每次遇见的机遇和挑战,以及怎么样面对时代变革,如何坚守初心,特别感谢这个党员主题教育基地的活动,让我对我们药物所了解的更透彻,而那些平凡的默默奉献的英雄们,也鼓舞着我不断向前,就像我的信念一样指引着我不断前进。药物所的英雄很多,所以学习的榜样也很多,但我最想要分享给大家都就是赵承嘏,赵老先生的故事,因为在他的身上我真真正正的了解到了,在自己的初心面前,无论是战争还是和平,不论贫穷还是富有,不论时代沉浮,坚守初心,就能实现心中梦想。
  赵承嘏老先生呢,自己家是开中药铺子的,他在1905年的时候考取的江苏省的公费留学,在英国的曼彻斯特大学获得了学士学位,在日内瓦大学获得了有机化学博士学位,他其实在国外的时候已经具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和工作,但是他毅然回国,在1932年的时候创立了国立北平研究院,也就是我们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的前身。当时赵老先生创建药物所的初心是为了要寻找药物解决百姓疾苦,当时呢,他就利用自己有机化学知识,将传统的中药里面药材的有效成分提取分离出来,像当时比较有名的就是大枫子油,他自己提起出来之后呢,其低廉的价格卖给甚至是送给当地贫穷疾病交加的百姓,受到百姓称赞。之后呢,由于各种战争,国内的动乱,甚至是时代的变化,导致于药物所从北京迁到了重庆,又从重庆从迁到了上海,再到变成上海有机所的一个研究室,又从上海有机所的一个研究室独立出来,成了一个独立的上海药物所,也就是现在的我们的这一个上海药物所,其实这中间有多少的曲折和艰辛,赵老先生在最困难的时候完全是一个人在苦苦的支撑,但是他都没有放弃,他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初心,他就是要寻找治疗疾病等药物,解除人民百姓疾苦。
     说什么最值得作为榜样呢?应该就要属赵老先生的这一份执着和坚持吧,执着为民。在1932年建所到现在我们已经经历了80多个春秋,我们从1932年赵老先生创建的那个药物研究所到现在2019年做出重磅炸弹式的新药的药物研究所,是同一个研究所,这中间我们也出过很多其他的成果,但是这87年来的时间跨度里面,我们的目的以及我们的理想,我们的追求从来都没有改变,我们的初心和我们的坚持都是同一个:创新药物,造福人民。当时赵老先生一己之力创建了药物研究所,凭借着对自己初心的坚持,对自己初心的认可,以及对自己这个梦想的执着,才让我们有了药物研究所,才让我们有了现在的这一个药物研究所,当时可能药物所是新兴的,是一个势单力薄的一个研究机构,但是现在经过80多年的发展,我们有着庞大的科研队伍,我们有着完整的科研体系,我们也有着更加坚定的目标,那就是我们从未改变过自己的初心---创新药物,造福人民。
     也正是因为这份经历了80多年来的质朴初心,80多年来的坚持不懈,在这80多年内,无论面对何种变化,无论面对何种环境,我们都不曾改变过自己的初衷,不曾忘记过我的出发的理想,也许正式这样的坚持与执着才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者以及一届又一届的优秀学生,加入到药物所里面,为中国的新药做出自己的贡献。我想这就是我为什么会在这里的原因,而这也会成为我前行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