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药物所通过AAALAC认证专家现场评估
——AAALAC认证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2月25日,国际实验动物评估和认可委员会(Association for Assessment and Accreditation of Laboratory Animal Care,AAALAC)的洪卲竹博士(中国台湾,AAALAC认证理事会成员)、Montip Gettayacamin博士(泰国,AAALAC东南亚区域主任)和Imelda L. Winoto博士(印度尼西亚,AAALAC专家)等专家对药物所的实验动物福利、管理与使用的整体情况进行全面的考察与评估。
AAALAC的宗旨是在推动科学实验有效性的同时,努力促进科学、人道地对待动物,同时保证从事动物实验人员的职业健康。AAALAC 认证,不仅体现了对动物福利的承诺,更重要的是体现了讲求伦理的实验室动物管理工作的里程碑和基准,从而提高生物医学研究成果的社会性及公众的认可度。该认证体系已经得到国际上的公认。目前,全世界已有34 个国家的770 个各类使用动物的机构获得了AAALAC 认证,我国目前仅有32家。如对药物所的本次现场考察获得AAALAC正式认可,它将是目前为止我国通过AAALAC认证的机构中唯一独立建制的综合性研究机构。
考察开始前,成建军书记、叶阳副所长、所IACUC全体委员、兽医小组成员和实验动物设施管理人员在怡生厅举行简短仪式,热情欢迎AAALAC委员来所进行现场考察。考察过程中,AAALAC现场评估委员对药物所提交的认证申请报告和两个园区实验动物设施进行了深入的了解与评估。考察结束后,三位委员对药物所的实验动物管理与使用考察评估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就此和药物所IACUC成员、设施管理人员进行讨论。委员们充分肯定了药物所的实验动物管理和使用工作,对药物所的实验动物的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设施运行、动物健康状况以及IACUC的运作给予了较高评价。同时,对实验动物管理和使用的多个方面提出了改进意见与建议。委员们表示,在确认上海药物所对AAALAC委员提出的改进意见与建议有正确的回复后,将建议AAALAC给予药物所完全认证资格,相关结果待AAALAC批准后公布。
本次AAALAC认证申请是上海药物所以全所动物设施进行的首次申请。自2009年8月成立由所兽医小组成员为主体的AAALAC认证工作小组以来,申请准备工作历时一年半。期间,所IACUC制定了药物所实验动物管理与使用的政策和指导原则,建立了一整套的IACUC运行管理制度,修订了实验动物设施的管理要求,并使IACUC的工作实现了正常化,为申请AAALAC认证发挥了重要的组织作用。所AAALAC认证工作小组会同IACUC组织了既有普遍性又有针对性的大量培训,反复的现场检查和指导,以及给予所IACUC的建设性意见,特别是通过撰写申请报告和实现申请报告的要求,加深了对本所现状的认识,不断规范实验动物的管理与使用工作;实验动物设施部门在制度改进与执行、人员培训、动物设施优化和改造等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使得药物所的实验动物工作整体上了一个新台阶;研究所全体实验动物从业人员不断学习,积极参与,在关注实验动物福利、保障动物实验质量、注意自身职业健康与安全以及严格按照动物实验规范作业等方面正在逐步养成好的风气和习惯。
从动物使用和福利标准的国际化和建设综合性大平台的高度出发,全体参与AAALAC认证的管理和从业人员都付出了艰苦的努力。阿斯利康公司的张帆博士也作出了特别的贡献。通过国际AAALAC 认证,标志着本所在实验动物管理质量标准方面得到国际认可,将有助于在生命科学研究和医药研发领域,开展动物实验的国际项目合作、提升实验的科学性与合法性、创建全面符合国际标准的新药临床前研究技术平台、促进新药研究与国际接轨,为实现新药研发的国际化奠定坚实基础。
AAALAC认证申请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全体实验动物从业人员仍需继续努力、加强学习和实践,保持已经取得的成果,坚持不懈地改进与提高药物所的实验动物管理与使用工作,为药理、药效、药代、安评等重要平台实现国际化互认,为持续得到国家“十二五”重大专项的资助打下坚实的基础。
会场全景
AAALAC认证专家
参加认证的领导
(供稿部门:上海药物所)